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我国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攀升,助力国家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能促进汽车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愿景。
在9月举办的慕尼黑车展,中国参展商阵容强大,整车企业包括比亚迪、零跑汽车、上汽MG、阿维塔、小鹏汽车等;动力电池企业有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欣旺达等,另外还有地平线、黑芝麻、轻舟智航等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科技企业,给国外车企带来不小压力。
不过,中国品牌出海也没那么容易,需要在多方面布局。最近欧委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声称要以此保护自身,免受“受益于国家补贴的中国电动车生产商”的影响,试图通过“贸易保护”,将中国车企拒之门外。
新能源车海外竞争力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3年1-8月,我国汽车出口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出口中起到了巨大的增量作用,前8个月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72.7万辆,同比增长了1.1倍。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欧洲和东南亚市场,尤其是最近几年在欧洲市场增长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比利时、英国和泰国。
根据乘联会数据,中国对欧洲的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5.7%升至了39.1%。相比之下,欧洲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进展较为缓慢,这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机遇。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表示,“2002年9月大华第一次出海,我们背了一摞说明书去美国参展,3米乘3米的展馆,非常渺小。10年以后我们逐渐在安防业做到了展馆最大,每一次展览都是展馆最大。”
他还表示,汽车公司发展很难一步到位,都是从整车出口再到海外建厂,只有通过各种渗透才能到全球去,要不拘一格用各种方式获得市场份额,多种模式并存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当前,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核心技术、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方面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在产品力方面基本没有太大问题,短板主要集中在品牌建设、服务和补能合作等。
在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量达37.05万辆,同比飙升逾5倍。同时,我国出口至墨西哥、泰国和阿联酋等国的汽车销量在今年上半年均同比翻倍。
中国车企出海正在经历“整车出口”到“海外建厂”的过渡,通过海外建设工厂,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各环节成本,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购车选项,同时也为当地拉动就业、增加税收做出贡献。
在力求增加汽车出口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赴海外建设电动汽车工厂,而东盟国家是其主要投资地。中国车企当前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建厂与当地政策支持和市场拓展密不可分,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情形下,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区域设厂现象或将越来越多。
目前来看,比亚迪首个海外工厂在泰国落地,预计于2024年开始运营,同时比亚迪还将在巴西等地建设工厂;今年3月,哪吒汽车智能汽车生态智慧工厂于曼谷开建;今年2月,江淮投资14.52亿元与墨西哥当地合作伙伴在墨西哥爱达荷州建立合资工厂……
除了在海外建厂,中国车企也在加速推进自身全球化战略,技术输出逐渐成为新趋势,比如慕尼黑车展零跑汽车将产品和技术全球化,成为本届车展的一大看点。
朱江明此前也表示,“零跑通过8年全域自研,已经具备单个核心零部件研发的能力,而且也有从电子电气架构到整车架构的能力,我们现在也很乐意把这些能力对外输出,要成为未来零跑新的一种业务模式。”
今年9月初,有媒体报道印度钢铁能源集团JSW正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展开初步谈判,利用零跑制造平台生产电动车。此前朱江明也明确表示,有2家汽车正在接触,分别是整车技术的授权和整个下车体技术架构的授权。
除了零跑汽车,吉利和雷诺的技术合作也是中国品牌技术输出。早在今年7月,吉利与雷诺签署了一项50∶50的约束性合资协议,成立一家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发、制造和供应先进的混合动力总成和高效的燃油动力总成。
信息显示,吉利和雷诺将把相关知识产权转入各自运营中心,让新公司自主开发未来动力总成技术,凭借互补的产品组合和全球性业务布局,满足市场各类需求。
德国巨头大众汽车为了重新加入市场竞争,今年7月与小鹏汽车达成了一项总值达7亿美元的协议,收购这家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近5%的股权,其中包括一项为中国市场开发至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电动汽车的协议。
之所以掀起技术输出热,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企在技术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不仅如此,中国车企在智能化等领域也有较强优势,可以说除了特斯拉外,其它国外品牌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智能化方面都稍显落后。
今年以来,中国车企出海明显驶入了“快车道”,中国汽车出口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中国车企凭借领先优势正在抢滩海外市场。
出口海外要面临更多考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76.9%,半年度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不过,虽然我国整车出口量在增长,但是对于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来说,含金量还不够高。我国是汽车出口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
当前,我国的汽车出口合资企业占比相对较大,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出口的国家依然是亚非拉等不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目前依然很难进去。
行业人士表示,我国车企前七个月的利润率大概是4.9%,但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基本都在10%左右。而专利方面,我国的汽车企业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方面,除了新能源我们这几年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在燃油车方面的专利则很少。
要想成为汽车强国需要有大量知名的汽车品牌来支撑,比如德国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而美国有福特、通用、特斯拉等,就连韩国也有现代、起亚等知名汽车品牌。
再来看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长安、吉利在产量和销量上都突破了100万辆以上,不过在全球的影响力还是有限。
不过,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智能化、网联化等优势实现了超越,并且新产品在价格方面也逐渐提高,在海外市场也有了较高的溢价能力,还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