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油城车事
以前短视频刷多了,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人均百万豪车,德系三强只能算街车。可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据统计,20万元以下的汽车才是中国家庭主流选择,占比接近82%。话说回来,随着国内车市越来越卷,这让哪怕是十几万的车表现也很全面,配置空间样样到位,燃油、混动和纯电随便挑。那么问题来了,在15万至20万这个价格区间,有哪些SUV特别值得推荐呢?今天我们给出了四个候选,它们的关注度与品质都非常高,看看是否有你的意向车型。
相比“吵闹”的新势力品牌,深蓝汽车给我感觉一直过于低调,它目前在售的深蓝SL03和深蓝S7(参数|询价)销量相当不错。其中,深蓝S7的月销量七八千是常态,关注度在中型SUV里也长期跻身前十,足见它获得了许多用户的认可。就在去年11月,深蓝S7还推出了S7i新车型,亮点是搭载高阶智驾辅助系统。
深蓝S7定位中型SUV,自上市以来就一直不断丰富车系矩阵,提升竞争力。从外观来看,深蓝S7和市面上许多追求流线设计的车型不同,前脸保留了大轮廓设计,机器感很强。相信您在看到深蓝S7的时候,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深蓝S7的块头在中型SUV里不算大,可轴距达2900mm让乘坐空间得到保证。另外,通过车身空气动力学的优化,深蓝S7风阻数低至0.258Cd,数据相当不错。
深蓝S7车尾依旧保留了家族特征,采用贯穿式尾灯设计,夜晚点亮效果不错。另外,它还有扰流板以及扩散器等细节设计,为动感的造型增添不少印象分。

深蓝S7内饰采用大面积皮质包覆,让座舱彰显高级感。另外,它配备了15.6英寸中控屏◇副驾遮阳板位置还有一块娱乐屏。智能化方面,Deepal OS 智能车机系统和Deepal AD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也将通过不断迭代升级,给用户带来更棒的智能化体验。

深蓝S7全系标配高级皮质打孔座椅,主副驾驶座均支持电动调节,调节方向多样式因版本而有所不同。另外,它大部分版本前排座椅都有通风/加热功能。其他细节方面,深蓝S7配备了双温区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高配车型还有智能扫风以及后排功能触控屏等。

动力方面,深蓝S7既有增程版也有纯电版,其中,纯电动版本搭载单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60kW和190kW,续航里程分别为520km和620km(CLTC工况)。增程版纯电续航分别为121km和200km,最大综合续航里程1120km。
先来说大家最关注的增程版,它的增程器为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70kW,驱动电机峰值功率175kW。作为一款城市代步SUV,它的起步非常轻快,即使车速来到100-120km/h,也能感到后劲很足。另外,它提供了多种驾驶模式,满足不同使用需求。值得表扬的是,无论哪种模式,增程器的启动和介入近乎"无感",不会给行驶体验带来影响。

再来说说纯电版的驾驶体验,深蓝S7的踏板脚感比较线性,当车速提起来后,它没有很强的推背感,体现出来的更多是稳,不会让乘客有眩晕感。深蓝S7还特别用心的提供了自定义能量回收,强度为0.05g-0.2g。如果对数字没有概念,那也没关系,可以在中控屏试着设置,总能找到相对合适自己的模式。
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
在15万至20万元这个区间里,比亚迪宋PLUS的表现一直非常强势,月销量四五万辆都不在话下。就在今年年初,宋PLUS车系第80万辆新车下线,迎来新的里程碑。当前宋PLUS覆盖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产品,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
宋PLUS冠军版纯电和插混车型整体设计风格保持相同,仅是在前脸细节进行区分,纯电车型主要采用封闭式格栅,而DM车型则加入密辐式进气口设计。与此同时,冠军版车头的品牌LOGO 也由此前的"宋"更改为"BYD"字样。

宋PLUS车身侧面采用流线型的线条,腰线从前灯组一直延伸到尾部,是最具视觉特征的设计。细节方面,它仍然采用传统的门把手,没有跟风配隐藏式门把手。
宋PLUS采用贯穿式尾灯组,并进行熏黑处理。据说,尾灯组设计灵感来源于水滴,犹如水滴滴落并且渐渐散开。而C字形状的宽体设计特征则与前脸相呼应。

宋PLUS内饰采用经典的家族式设计,一体式双拼色座椅配合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可旋转悬浮式中控屏,让它更具年轻气息。另外,宋PLUS还换了与海豹同款的水晶电子挡杆,大大提升了视觉质感。

其他配置方面,宋PLUS提供双15W手机无线充电功能以及一体式座椅。高配版本的主副驾驶座均支持电动调节,同时具有加热和通风功能。在第二排,后排扶手和杯座是标配。除了最低配,宋PLUS其余版本均配备了电动后备厢。

动力方面,宋PLUS混动版车型搭载比亚迪DM-i插混系统,电机峰值功率为145kW,1.5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5kW。电动版车型根据配置不同搭载两款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218马力和204马力,后者的版本数量显然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宋PLUS DM-i(图片|配置|询价)冠军版带来纯电续航110公里和150公里(NEDC工况)的全新版本;而宋PLUS EV冠军版则带来520公里和605公里(CLTC工况)的全新组合。悬架类型方面,它全系均为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

宋PLUS DM-i提速很爽快,动力响应直接、迅速。不管是起步还是中途加速,每一次轻踩加速踏板,它都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响应提速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充电、介入辅助动力也几乎是没有感觉的,只能通过发动机输出动力时微增的噪音来判断,两种动力之间的合作可谓是亲密无间。
只要留意下销量排行榜,你就会发现零跑C11简直就是一匹黑马,市场表现相当不错,月销量甚至一度突破万辆。去年8月份,零跑C11进行了调价,部分配置车型下调1万元,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零跑C11同样有增程版和纯电版车型,并且车型数量非常多。从外观来看,增程版和纯电版采用了不同的前脸,方便大家区分,文中展示的是纯电版。就整体而言,零跑C11造型偏圆润流线,符合当下主流审美,看着较舒服。

零跑C11的侧面线条比较饱满、流畅,较低的视觉重心能让整车看上去比较敦实可靠。值得一提的是,它2930mm的轴距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零跑C11采用了悬浮式的车顶、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等时下比较流行的设计元素。来到尾部,它以平直线条为主,突出中型SUV的力量感,贯穿的尾灯设计和车头灯相呼应,富有设计感的同时不失精致。

零跑C11的内饰挺有意思,使用不少圆边和矩形元素,提升亲和力。另外,它采用仪表台、中控台和副驾驶前方三屏设计,尺寸分别为10.25英寸、12.8英寸和10.25英寸。重要的是,这是标配。

零跑C11的座椅比较柔软,功能方面,它全系车型主副驾驶座均支持电动调节,带有前后、靠背以及高低调节。美中不足的是,加热/通风/按摩这些均只提供选装。通过实际体验,零跑C11轴距虽达到2930mm,可乘坐空间表现并没有想象中宽敞。

零跑C11增程版本CLTC纯电续航里程:180/200/285/300km,纯电版本CLTC纯电续航里程:502/580/650km,不得不说,零跑C11版本确实有点多,拿增程车型来说,不仅电池能量不一样,所匹配的增程器排量同样有区别,所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就要考虑好自己的需求。
至于纯电版本,它搭载自研的电驱系统,根据配置不同,性能也不一样。中低配车型采用后置后驱布局,电机最大功率200kW, 峰值扭矩360N.m, 0-100km/h加速成绩皆为7.9秒。此外,性能版车型采用四驱布局,配备两个最大功率200kW的电机,其0-100km/h加速成绩4.5秒。
东风本田-本田CR-V
看到本田CR-V,许多小伙伴会觉得它有点格格不入,毕竟前面三款都是“新能源车”。确实,本田CR-V更趋向于划分为传统油车。可不要忘了,今天我们的主题是15-20万元价位区间、高关注度SUV车型,所以本田CR-V入选也是可以理解的。
本田CR-V的售价门槛比较高,可如果减去终端优惠,它跟另外三款车型其实差不了多少。本田CR-V最新一代车型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它的外观内饰变化比较大,还加长轴距推出了7座版。外观方面,换上了家族最新设计风格。

相比老款,新一代本田CR-V对车身尺寸进行全面加长。另外,它提供17英寸、18英寸与19英寸三种轮圈供消费者选择。至于造型,它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缺乏惊艳感。
尾部方面,本田CR-V继续采用经典的双L型尾灯组,并针对灯组内部细节有一定优化;搭配下方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布局,辨识度较高。

本田CR-V是经典的家族式风格,熟悉的蜂窝状贯穿的空调出风口,悬浮式的屏幕和多功能三辐式方向盘。中控台用料上则是采用了高亮的银色饰条搭配搪塑软性材料,看起来简洁明快。

本田CR-V大部分车型都配备了皮质座椅,主副驾驶座都支持电动调节。当然,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都只出现在个别高配车型上。空间方面,它的亮点之一就是增加了七座版,必要时第三排也可以用上场。

动力方面,本田CR-V燃油版车型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93马力,最大扭矩243牛•米,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并提供前驱与四驱版车型。CR-V e:HEV车型采用2.0L第四代双电机混动系统,配备2.0L发动机+双电机,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35牛•米,匹配CVT无级变速箱,顶配还搭载四驱系统。

平顺性依旧是CR-V的一大优势,在日常驾驶时CVT变速箱把动力梳理的十分线性,油门踏板脚感出色,可以根据油门开度很精准的控制这台车的加速表现。与此同时,它的悬架在保留轻微路感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处理路面上的颠簸,并且在高速通过匝道或者并线时车辆不会出现明显的侧倾,中后段有韧性。
总结: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现在十几万就能买到配置、空间甚至动力都相当不错的车型。最重要的是,可以选择不再只是燃油车,还有混动和纯电动。本次我们推荐的四款车型,它们的价位都比较合适,车型能源种类丰富,关注度非常高,销量更是有目共睹。细心的朋友可能还会发现,在15万元至20万元这个区间,中国品牌车型的竞争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深蓝S7,还是宋PLUS、零跑C11,它们相较本田CR-V都更具吸引力。那么,如果是您,这四款车型该如何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