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日前,郑州的卢先生向红星新闻反映,去年5月,他花110万元在河南奥吉通奥霖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4S店”)购买了一辆林肯领航员。但车辆开回来以后就问题不断,至今未得到解决。卢先生表示,4S店最初承认车辆有问题,但后续又不承认产品存在问题。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卢先生到法院起诉4S店,提出“退一赔三”的诉讼请求。可他很快获悉,自己也被4S店起诉了。4S店认为卢先生对媒体的不实陈述侵犯了店方名誉权,要求他赔偿损失10万元。(据5月22日红星新闻报道)
车辆检修(图源:红星新闻)
据卢先生反映,车辆问题包括高速巡航时出现异常报警、自动点刹,发动机无法启动,座椅异响、骨架断裂,仪表盘和限速表失灵等。如果这些问题真的存在,对花费百万元的他来说,无疑会很失望,由此产生退换车辆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报道称,去年8月17日,4S店接受了卢先生退换车辆的要求。经当地监管部门盖章的一份落款为2023年8月22日的投诉调解书显示,双方达成一致,如果15日内未处理好上述问题,协助卢先生根据三包政策申请退换车辆等。
然而,此事在媒体报道之后,一直到当年11月,4S店既不修也不换,声称车辆正常且检测不出故障代码。就是说,4S店并没有按调解书中的相关承诺来执行。
那么,原因真的是车辆没有质量问题吗?从媒体报道梳理发现,4S店变卦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媒体介入发布了相关报道。
投诉调解书(图源:红星新闻)
卢先生称,2023年12月14日,4S店拿出他们拟好的协议要求其签署,签后才维修车辆,赔偿3万元,并赠送保养。第一个协议是删除媒体报道,让他拿着身份证拍照拍视频,配合他们指出媒体做了不实报道,要求媒体删稿。第二个协议是换了配件后,再出现问题,他不能再维权、再投诉。
于是,最核心的问题来了,如果车辆本身没有故障,4S店为什么前期答应退换车辆,后来又有条件愿意“维修”“赔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另外,如果换了配件之后,出现问题消费者不能维权,这不是剥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吗?
或许,车辆有没有故障,还需要进行权威鉴定,有没有达到退换的标准,仍有可探讨之处,但4S店服务消费者首先应该信守诺言,说到做到,更不能用霸王条款约束消费者。
媒体报道截图
不管是卢先生还是4S店,都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权利,这一点无需过度解读。必须强调的是,媒体提供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双方都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卢先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媒体有报道不实的地方,4S店也有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客观来说,一台车有数万个零部件,还有相关的软件系统相配套,百万豪车同样有出现故障的概率。对于是否能退换货,国家也有相关的标准。双方出现纠纷,4S店一方应该本着对品牌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就事论事,以最大诚意解决问题,争取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才会有圆满结局。
如果出尔反尔,只会进一步让品牌形象受损,那就得不偿失。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