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nihao1
nihao4

已看到重现辉煌的曙光 让吉利自信心爆棚的上半年财报……

发布时间:2024-08-22 09:33:04
“自主一哥”的身份,吉利可能要拿回来了……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8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6.6%;净现金水平同比增长25.4%至357亿元。两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其盈利水平也大幅上升,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106亿元,同比大增574.7%;扣非股东应占溢利33.7亿元,同比增长114%。


但比这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份财报给了吉利汽车强大的信心以及重现辉煌的底气。“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占比大幅提升,燃油车重新回到自主品牌第一名,已经看到了吉利汽车重新辉煌的曙光”,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其进一步解释称,这份底气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方面来源于销量的强劲增长势头,接下来每半年的销量都会是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来源于新能源,伴随公司在各个价格段的合理布局,在规模化效应和智能化技术的共同提升之下,新能源板块扭亏为盈的局面将很快到来。


简单理解,这份亮眼的财报,只是吉利汽车的起点,同时,“自主一哥”的身份,吉利可能要拿回来了……


提升销量目标后宣称继续历史新高 吉利有多自信?


吉利汽车这份亮眼的财报以及桂生悦的自信,均来源于吉利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总销量95.6万辆,同比增长41%,基于上半年销量的快速增长,吉利汽车此前曾将其年销量目标提升至200万辆,成为年内唯一一家给自己加KPI的车企。


而此次半年报发布后,吉利汽车方面又宣称“接下去每半年的销量都会是历史新高”,可见吉利汽车的自信。事实上,今年的汽车市场并不好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617.9万辆和16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4.4%,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超过燃油车的大势也对吉利这般传统车企并不友好。


但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还是取得了快速增长。并且是新能源和燃油车的“双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旗下新能源产品(含吉利、领克、极氪)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117%,新能源产品渗透率由去年同期21.8%提升至33.5%,这一数据不仅说明了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的成功,也预示着吉利汽车跟得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潮流。



至于燃油车方面,吉利汽车也通过“另辟蹊径”取得了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星”高端系列销量205,479辆,同比增长56%。而这一成绩在当前环境下,含金量甚至比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还高,毕竟这年头,燃油车其实并不好卖。与此同时,燃油车的稳定表现,也让吉利汽车的基盘更稳。



此外,领克和极氪的销量也在快速增长,前者上半年实现总销量126,000台,同比劲增53.6%。后者上半年共交付87,870台,同比增长106%。而在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吉利累计出口销量197,428辆,同比增长超67%,同样是大幅增长。


以吉利各板块的销量来看,吉利汽车的自信和底气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增长的板块均为高端板块,通俗来说就是那些卖得相对贵的,这也让吉利汽车的盈利预期更高。


新能源迈向爆发“临界点” 吉利似乎越来越能赚


吉利汽车上半年财报中,还有一个亮点数据: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62亿元,毛利率达15.1%,稳中有升。吉利给出的原因是:得益于业绩期内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从数据来看,规模效应体现在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的快速增长上,而产品结构优化则体现在领克、极氪以及吉利品牌中国星系列燃油车上。


不过,还不止于此。银河系列是吉利汽车的产品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功臣,数据显示,吉利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上半年累计销量8.1万辆,同比大增约742%,月均销量破万。而这部分也将成为吉利快速在新能源汽车板块扭亏为盈的重点。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吉利新能源车型毛利水平时,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表示,吉利银河整体销量达到25-30万辆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了。按照银河系列目前的增速以及不断扩大的产品矩阵来看,银河系列盈亏平衡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值得关注的是,极氪已经趋近于盈亏平衡。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极氪汽车实现营收超200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36%,创单季历史新高;综合毛利率达17.2%,其中整车毛利率为14.2%;单季度净亏损约18亿元。极氪汽车的净亏损源自于其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今年二季度,极氪汽车研发投入高达26.2亿元,同比增加近90%,极氪汽车方面表示,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上半年极氪净亏损大幅收窄至0.7亿元,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吉利来说,或许用新能源汽车赚钱的日子将要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的收入来源不仅包括卖车,财报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三电业务、技术授权及研发服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至198.25亿元。以此计算,这部分收入已经相当于吉利汽车上半年总营收的18.5%左右。


目前,吉利汽车正在加快落地“智能吉利2025”,在智能驾驶、座舱系统、人工智能和车载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在智能架构、高性能三电与安全科技领域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研发总投入同比增长17.9%至70亿元,按照目前吉利用技术赚钱的水平,这部分研发投入未来或许也将变成吉利的收入。


此外,海外市场也将成为吉利重点发展对象,吉利品牌上半年在海外30个国家完成12款产品的上市,已在76个国家布局超650个销售及服务网点;领克已在欧洲7国开设了12家体验店,在亚太市场已落地10家领克中心和2家领克空间店;极氪也已进入瑞典、荷兰、阿联酋、墨西哥等近30个国际主流市场。


尽管欧盟关税对中国汽车出海并不友好,但吉利已经有了办法,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吉利控股早已经进行全球化布局,下一步针对欧洲区域,吉利控股一定会有多样的市场、产能布局安排,例如利用沃尔沃、LEVC、路特斯的工厂或与其他全球合作伙伴合作灵活完成产能规划和部署。


2018年达到销量巅峰后,吉利汽车尽管一直在国内汽车市场占据头部位置,但“自主一哥”却并未回到吉利手中。而今吉利汽车既然看到了“重现辉煌的曙光”,其又将用多久拿回“自主一哥”的身份呢?需要提到的是,吉利重视的并不仅是销量,还有收益,而这份财报过后,其对收益同样自信,李东辉表示,未来,吉利将在供应链、制造、研发、质量管理、全球市场开拓、全球产能利用等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基于协同效应的持续显现,吉利控股的收益仍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code
/image/nihao3.jpg
推荐汽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