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nihao1
nihao4

坚持萎靡不振,一汽马自达一步步走进死胡同

发布时间:2017-02-25 12:31:51

本文转载自  汽车情报

作为日本第四大车企以及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马自达在中国可谓是红极一时。但如今,马自达尤其是一汽马自达在华的境遇却每况愈下,一路跑遍,而且毫无刹车的迹象。

销量惨淡、车型滞后、营销失当、投诉大幅攀升、口碑严重下降等诸多严峻的问题,如今都已成一为汽马自达的心头之痛。那么,一汽马自达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汽车情报新媒体(微信公众号auto-qbz)为您一一解读。

销量不瘟不火,品牌渐行渐远

对于一家汽车企业来说,销量是衡量车企最重要的标尺,但从一汽马自达近两三年的销量表现来看,马自达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三线的边缘化品牌。

根据马自达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一汽马自达销量仅为31056辆,同比2015年上半年下滑了29.8%,净利润亏损751.5万。跟很多自主品牌年销数十万的车型相比,一汽马自达2016年全年6款车型总销量仅有92038辆。别说跟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旗下的同门兄弟比了,更别说跟吉利、广汽传祺、长城等较劲。就连中国品牌的后起之秀海马汽车和中华华晨都无法相比。就拿中国品牌10万+的“老么”华晨来说吧,2016年中华V3单车型也实现了103342的销量,一汽马自达呢?在售六款车型的总体销量仅仅为92038辆,这样的数字说出来,简直是惨不忍睹有木有?

一汽马自达曾在2016年初定下了年销量10万的目标,但即使目标足够低,一汽马自达依旧没能完成目标。往前数2015年,一汽马自达全年销量8.4万辆,与2014年相比下滑21.1%,也只完成了当年年度任务的72.4%。

综合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汽马自达并没有找到解决销量低迷的办法,反倒在跑偏的路上渐行渐远。

车型更新缓慢,十年没有“真”新车

“新壶灌老酒”这个游戏,一汽马自达一玩就是十余年。十余年没有新车型推出的“一马”,在这期间全是靠着老款车型的更新、改款来凑数。


多年来吃着老款马自达6的老本,至今还没能打造出其它的明星产品。2016年推出的全新阿特兹,也被归结为“换汤不换药”,外观上与老款相比变化不大,仅在细节方面有所调整。


(一汽马自达官网首页显示,在售车型仅有两款)

一汽马自达除了在车型更新方面滞后外,还面临着车型紧缺的问题。2016年临近年底,一汽马自达宣布停止��旗下四款车型的生产:CX-7、Mazda6Mazda8以及睿翼,只留下了两款车——CX-4和阿特兹。CX-7、马自达6、马自达8以及睿翼在2016年的销量均不理想,早已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车型,停产也是早晚的事。单靠一款产能不足的SUV和一款竞争力中等的B级车,一汽马自达会被快速边缘化。

在当下竞争环境日益残酷,车企都是依靠高频率的推新来维持消费者热情的中国市场,像一汽马自达这样懒惰属性、糊弄属性的车企,真的不适合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车市待下去,也注定会被中国车企所淘汰。

自高自大不思悔改,套路营销不得人心

其实,单从车型来看,相对于长安马自达,一汽马自达手握的马6、阿特兹等都是较为高端的车型,但总被一些后期的迷之营销所拖累。

先虚高标价,后疯狂促销。这已是路人皆知一汽马自达的惯用“套路”,拿此前的马自达6来说,销售期间的马6甚至降价到了10万左右的A级车区间,降价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同时也让多数消费者为一汽马自达的车型贴上了“不保值”的标签。

产品定位不准,也是一汽马自达的大问题,拿去年上市的CX-4为例,“一马”将其定位为一款轿跑SUV,用意是将其打造成集轿车与SUV车型的特质于一身的新产物。但这样的跨界定位在CX-4身上似乎并不见效。对于马自达这样目前已跌出主流品牌市场竞争的品牌来说,14万左右的起价已进入了主流自主品牌主导的价格区间,而论配置,CX-4的初级版本毫无任何优势PK自主品牌的高配产品;同样CX-4的高配产品价格虽然比同级合资品牌要低一些,但马自达的品牌力又不足以让消费者甘心掏钱。这就很尴尬了!

而且,在如今新媒体大肆崛起的大背景下,相比胞弟长安马自达在网络上的频频亮相,在整个拥有庞大人群的网络世界,几乎很少见到一汽马自达的身影。相比于当下不少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与时俱进的营销形式,一汽马自达表现的像个小学生。

质量堪忧自毁长城,屡屡召回频频打脸

那么,一汽马自达是否只是营销不好所导致的销量低迷、消费者不买账呢?当然不止。近年来,一汽马自达在诚信问题和车辆质量问题上也颇被人诟病。网上消费者的投诉量持续上升,多年打造的品牌口碑也在断崖式的下滑。

据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有关一汽马自达车辆的投诉量已经超过300余条,而一汽马自达厂家对于车主的诉求,长期存在重视程度较差,投诉回复率偏低等问题。除了服务态度恶劣,车辆质量差引发的多起事件也在一汽马自达身上频繁上演着。

2016年8月29日,由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襄阳)承担评测的新车品质评价(NCQA)评测结果显示,一汽马自达CX-4是6款评测车型中车内空气质量最差的。

而发生在一汽马自达身上的召回事件更是频频发生:

2015年5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由于燃油蒸汽胶管存质量问题,一汽马自达将于2015年5月18日起召回2013年7月31日至2015年1月14日期间生产的国产Mazda6阿特兹轿车,共计28600辆;

2017年4月14日起,一汽马自达将召回2009年10月12日至2015年12月2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马自达6睿翼轿车,共计24799辆。据介绍,此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车辆后车门气动支撑杆外筒盖部的涂装不恰当,造成后车门气动支撑杆的防锈性能下降。在部分地区因盐分影响可能导致腐蚀加剧,造成外筒膨胀、外筒盖出现裂缝或打开后车门时外筒破裂。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周围人员受伤,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对于车企而言,召回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但频繁的发生召回事件,难道不是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表现吗?

结语:俗话说得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每家车企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但直面困难并积极应对、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做法。可一汽马自达却摆出一副“无所谓、不在乎”的样子,最终的结果不难预料,那就是“自生自灭”!


code
/image/nihao3.jpg
推荐汽车新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