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起回顾一下几个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
8月1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130亿收购珠海银龙100%股权;
10月18日,珠海国资委对格力集团发文,免去董明珠同志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
10月28日,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会,引发利益关联方对收购珠海银龙的争论;
11月16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调整后的交易方案未获珠海银龙股东会审议通过,收购终止;
12月15日,人民大会堂中国制造高峰论坛,董明珠个人及万达、京东等30亿入股珠海银龙
其次,董明珠为什么要入股珠海银龙?
分析董明珠为什么要入股珠海银龙,其个人主观方面可以从几个维度看,第一是个人愿景,12月10日,在一次公开会上,董明珠表示,“虽然我们(指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没成功,但是董明珠一定要做。希望大家看到我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这就是我的梦想。”��二种可能,或许是董明珠不甘心进入退休生活状态,有媒体报导董明珠的一位叶姓闺蜜早就建议她要打造一家能够自己掌控的公司,对于10月18日珠海国资委的发文,董应该早就知晓,也应该对卸任格力集团职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1954年8月出生的董明珠也应该明白,即使目前格力电器的职务,已经过了法定退休年龄的她,履职的时间也所剩无几了。最后,据一些媒体推测,董个人拥有十几亿资本,外加丰富的社会关系财富,是董明珠另起炉灶再干一番事业的极大利好。
从商业客观上看,掌印千亿企业的董明珠显然需要选择市场规模足够大的行业再出发,在火爆的互联网行业,尝试手机至今还未见显著成效的情形下,显然没有找到互联网业的最适合切入点。带领传统制造企业格力的董明珠,或许在尝试手机之后,才意识到回归传统制造行业或许更适合,而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过7万亿的汽车行业,当然会对董明珠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况且新能源汽车又是当下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汽车产业也处于转型的时间窗口期。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资本市场热门的新能源产业,这在商业客观上是一个很充分的选择理由。
珠海银龙目前具备了新能源客车生产那资质和相关场所设施,相比从零开始进入造车行业者,这能够为董明珠造车节省好几年的时间。
第三,押上全部身价的董明珠要亲自操刀珠海银隆的理由:
在之前格力拟收购银龙时,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收购之后是否派管理团队入主银龙,董的回应是不仅仅是派管理团队这么简单,而是要将银龙融入格力的企业文化。如今,她个人入股了珠海银龙,按照董明珠的逻辑,恐怕是要将格力的企业文化复制到珠海银龙了,而能够将这种文化复制过去的领头人,董本人当然是首选。
按照董明珠造车的愿望,结合其控制型的领导风格,可能只有亲自操刀才能符合她的个人意愿。
隔壁老王在投资珠海银龙这件事情上的表态也有意思,原意大致是“不要以为它跟我们有关系,我们就投了它,这个投资并不是赞助,企业家的作用是捕捉先机,大家都能看到的机会还有什么机遇,企业家和商人不同,有一点情怀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另外,在家电领域能够做到税后利润率超过10%,中国不敢说仅此一家,但应该不会超过两家,我相信董明珠的能力”。原来人家老王是相信并看中董明珠的能力,董大姐在游说首富投资珠海银龙时,是否许诺过会亲自来领导珠海银龙呢?四哥以为,还真有可能。你们信吗?
在珠海银龙方面,能够带来资本和管理,还押上了全部身价的董明珠,以此获得管理权,似乎也很合算,前一段时间不是还有金主登广告,许诺薪酬1亿+董事长职位聘请董明珠吗?据媒体报道,在12月15日的会议上,珠海银龙的魏银仓也表示银龙可以不归格力领导,但可以100%归董明珠领导。这是一个董明珠即将入主珠海银龙的明确信号吗?
最后,董明珠会在什么时间入主珠海银龙?
任何人对于押上自己全部身价的事业,关注程度都会相当高,而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在珠海银龙进一步开疆拓土的阶段,或者准确点说在进入家用车的前期,董明珠个人应该会花相当的精力在造车大业上。押上全部身价和朋友信任的董明珠,对于造车恐怕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在继卸任格力集团职务之后,无论是出于管理权平稳交接的需要,还是稳定上市公司股价的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窗口是必须的。对于董明珠的造车大业,从时间上看,对董明珠的尽快入主恐怕也很紧迫。综上,四哥大胆猜测,董明珠或将在6个月之内卸任格力电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兴许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