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汽车新快报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曝光不少行业问题,其中汽车行业问题自然不能幸免。那么2017年,到底会有多少车企,因为各种问题登上今年3·15晚会的舞台呢?我们不妨一一分析以下。
别克断轴门
曝光可能性:★★★
别克在2016年陆续曝光出了多起断轴事件,涉及别克旗下包括昂科威、英朗等多款热门车型。这是继大众(速腾)、福特(翼虎、蒙迪欧)以后,又一个新品牌走入了断轴家族。
据有关人士分析,与之前两个品牌不同,此次的别克断轴主要是由于前悬架采用“分体式控制臂衬套”存在问题而导致。所谓“分体式控制臂衬套”,是指固定衬套的固定杆从中间分开,由内衬和外套管连接固定,内衬为橡胶材质。这种分离式的连接结构不稳固,在汽车行驶中,可能导致控制臂断裂,最终造成断轴。
编辑点评:其实对于断轴,不论是大众、还是后来的福特,都并没有对其销量造成影响,相反凭借优秀的公关能力,两大车企反而越卖越火。或许正是由于“前辈们”的先例,别克才敢于对断轴召回说“不”吧。鉴于之前大众、福特都不曾因为断轴登上315晚会,所以对于别克断轴门的曝光可能性,只能给出三颗星。
新能源车骗补
曝光可能性:★★★★
因为政策的刺激,这两年新能源车发展一度如火如荼。但是随着新能源车骗补的情况被陆续曝光,戳破了这层美丽的泡沫。近段时间,多家新能源车企被财政部开单处罚,其中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苏州吉姆西公司不仅全部补贴被追回,更是被取消了整车生产资质,而力帆汽车更是被连续处罚了两次。目前财政部总共公布了两次针对新能源骗补的处罚,涉及11家汽车公司,骗补金额高达数百亿。但坊间一直流传,其实新能源汽车骗补的涉及车企更多,范围还要更大,需要进一步曝光。
编辑点评:2016年陆续曝出的新能源车企骗补持续发酵,但是目前无论是车企规模还是知名度都还较小,无法起到真正的震慑和惩罚作用。315晚会可能会继续深挖其中的猫腻,曝光更大规模的新能源骗补车企名单,还给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一片蓝天。
提车加价
曝光可能性:★★★★★
近两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不仅是消费者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下纷纷掏钱购车,众多车企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推出了众多新车。这些上市新车中不乏设计新颖独特、动力强筋的热门车型,比如丰田汉兰达、本田新思域、本田冠道、大众途观L等,而这些热门新车因为产能较低再加上需求大,市场方面常常一车难求。这就给了部分经销商可乘之机,强制要求消费者想买车就必须加价。甚至部分经销商为了提高加价,对于热门车型人为制造车源紧张。而为了规避价格法,经销商常常采用“变相加价”行为,强制消费者购买装饰来达到加价目的。加价金额随着该车型火爆程度,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加价提车虽然成为了目前汽车市场的“明规则”,但是确实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形象。
编辑点评:对于提车加价行为,本来应该是前几年车市产品紧俏的产物,随着汽车企业的增多和车型越来越丰富,加价行为成为了少数品牌的个例。但没想到,到了近两年反而愈演愈烈,不仅是合资品牌加价,国产品牌也出现了加价现象。这一现象令消费者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如今提车加价到了必须加强曝光、管理的地步了。